E=mc2,這個耳熟能詳的方程式開啟了原子時代,也帶來爭論不休的原子彈與核能政策。這個關於能量與質量等價性的方程式只是愛因斯坦一篇論文中的附錄,被稱為「奇蹟年」中發表四篇論文的補充;而這些奇蹟也不過是在專利局的辦公室裡,用紙與筆完成的紙稿而已。然而這些劃時代的研究成果,至今仍然強烈撼動著人們的心靈。
小小的羅盤
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經營一家電器工廠,母親則是一位頗有造詣的鋼琴家。幼年時的愛因斯坦不僅沒有展現很大的數理天賦,在三歲以前甚至還不太會說話,父母一度擔心他是否智力有問題。
不過,受到母親的影響,愛因斯坦很早就學會彈鋼琴和拉小提琴,音樂成了他研究以外另一個愛好。
五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或許因為他講話憨慢,反倒養成了他細心觀察的特質。這個小小的羅盤,卻大大的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無論怎麼轉動,羅盤內的指針始終指著北方,這現象喚起他探究事物的好奇心,科學的幼苗開始萌芽。
問題學生
六歲時進入小學就讀,愛因斯坦常沉思又沉默寡言,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曾被老師批評他是愚蠢的白日夢大師。學校枯燥呆板的教學方式與死記硬背的課業令他厭煩,因此愛因斯坦的成績很差,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
1888年,愛因斯坦進入路易博德中學。由於當時德國正處於「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執政時期,學校也實行了嚴格的軍事化管理,「中規中矩」的教育方式讓他覺得上學根本就是在活受罪。
在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最後一年,父親為了讓工廠能順利經營下去,全家除了他之外都遷居到義大利米蘭。由於枯燥呆板的教學以及常遭老師訓斥,讓他對課程喪失興趣,愛因斯坦毅然決定休學。
追求知識的渴望
雖著年齡增長,讓他好奇的事物愈來愈多,雖然無法適應學校的教學,但愛因斯坦常自學一些感興趣的科學知識。一位經常來他家做客的醫學生向他介紹當時的科普書籍,特別是貝恩斯坦的《自然科學通俗讀本》與布赫納的《力和物質》,這些書籍日後對他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和他父親一起經營工廠的叔叔發現愛因斯坦對科學的渴望,便熱心的教導他幾何學與代數。愛因斯坦迷上幾何學的嚴謹與明確,甚至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親自證明出「畢氏定理」。
畢業=失業
因為愛因斯坦沒有中學畢業證書,想要進入大學,參加特殊考試是唯一途徑。於是休學那年他離開德國,去報考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他的第一次入學成績未達錄取標準,只好先到阿勞中學進修一年。第二年,他考進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師範系物理學科。
大學四年,他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學習那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對於正規課程,一點也不想多費心思。因此,除了數學與物理外,其他科目的成績並不出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8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