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為了吃飽吃好,人類一直在精進農業的技術,以增加糧食的品質以及生產量,但為了讓我們能在市場買到外觀漂亮又美味可口的蔬果,現代農業使用化學肥料、殺蟲劑、除草劑等,來維持農田的產量,卻也衍生許多環境問題。
隨著地球人口愈來愈多,居住空間也愈來愈擁擠,卻需要更多農地來生產糧食,根據估計到了2050年,人口突破90億大關的時候,我們至少還需要一個巴西(約236個臺灣)那麼大的土地來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畜,才夠養活全世界的人。可是地球的自然環境已經過度開發,生態系統亮起了紅燈,環境汙染也日趨嚴重,氣候變遷又讓環境問題變得更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哪還有這麼多土地能用來種植農作物呢?這真是個令人憂慮的難題。
將農地層層疊起
大約十年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戴斯波米耶開始積極提倡在都市地區設立「垂直農場」的構想,這是他和學生透過課堂討論、醞釀多年的點子,希望能夠解決農地不足以及生態環境持續遭受破壞的困境。漸漸的也有些企業實際投入嘗試,在鄰近市區的地點建置垂直農場,如果未來能累積足夠成功經驗並擴大規模,或許我們的農業危機可以得到解決。
戴斯波米耶所提出的垂直農場,基本上就是「向上發展」的農場,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個堆疊起來的溫室:有可能一樓是超市賣場,二樓養魚、三樓種菜……或者是在一個屋頂挑高的樓層當中,把種植蔬菜水果的架子,一層一層向上堆疊,甚至在頂樓加裝風力或太陽能發電設備,提供種菜養魚需要的能源。
不像傳統的農田是「橫向發展」,把作物種在土地上,土地有多大,就只能有那麼大的種植面積。垂直農場突破土地面積的限制,可以蓋在空地不是很大的都市周邊地區,或甚至直接利用市區裡已經廢棄的倉庫,就可以種出許多新鮮好吃的蔬菜水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