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裡隱藏了一個廠商不願意告訴你的醜陋真相。
看過電影《血鑽石》嗎?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你手上的手機或平板電腦裡。
電子產品裡有些重要的關鍵金屬:「鉭」(tantalum)是很好的電容材料;「鎢」(tungsten)可用做電晶體裡的連接導線;「錫」(tin)能夠用於焊接;「金」(gold)的高導電性則讓它成為很好的接點材料。這四種金屬合稱為「3TG」。
位於非洲的剛果很幸運(也很不幸)的具有豐富的自然礦脈,能夠採得許多3TG,在這個電子裝置的需求量大增的時代,剛果的礦脈自然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但剛果並沒有靠著這些礦脈而經濟起飛、擺脫貧窮,相反的,對礦產的爭奪造成剛果內戰不斷,超過50%的礦場都被剛果的反叛軍占據,他們壓榨當地的礦工開採礦石,有些礦工年紀跟你差不多大,甚至比你還小。由於是非法的礦場,很多礦坑都沒有安全措施,隨時可能倒塌。礦工們採礦的收入和礦石的售價也不成正比,還得被課重稅,所以日子還是過得很窮苦。
這些非法取得的礦產稱做「衝突礦石」。美國2009 年起推行了一個法案,要求國內的電子產品公司調查並報告產品裡的3TG來源。最近他們的報告出爐了,很遺憾的,多數報告都說他們「無法保證不來自剛果的衝突礦石」。有些公司為了自身利益,並不願意真的去審核自家的產品是怎麼製作出來的,甚至以「違反言論自由」當藉口,不願坦承是否使用衝突礦石。
剛果其實也有合法的礦業公司,他們取得的礦石會獲得政府認證,有一些比較有良心的公司,會堅持只使用合法的礦石;國際趨勢上也逐漸朝立法管制衝突礦石的方向走了。但要改變這樣的悲劇,光靠法律是不夠的,電子產品的產業應該自律,而消費者其實也能提供一點力量──如果下次你選購新手機時,除了考量價格與性能外,能夠抵制使用了衝突礦石的產品,或許可以為這些生在遙遠國度的礦工們帶來一點希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4年8.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