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科學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充滿崎嶇,人類對於心臟與血液循環的認識,亦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幾千年來,希臘和羅馬人在解剖人體時,雖然區別了動脈和靜脈,但從沒親眼瞧見跳動的心臟,當然也沒見過血液在血管流動的情形。
他們的知識來自於人類屍體的解剖,認為動脈裡有一種氣體和元氣,血液是由肝臟製造,並經由靜脈供應給全身的器官。
推翻制霸歐洲的蓋倫醫學
在西元二世紀,古羅馬醫學家蓋倫發現靜脈的血液會流入右心臟,並經由肺動脈流經肺部,再經由肺靜脈注入左心臟。推翻動脈內室氣體的說法,但他也仍秉持著古希臘人的觀點,認為血液是由肝臟所製造的。
蓋倫醫學影響後世1400多年,人們奉為真理,卻從沒有人親手解剖來驗證真偽。
16世紀中葉,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發現蓋倫對於血液經由右心臟,再通過肺臟,接著流入左心臟的理論是正確的,也就是「肺循環」,但他反駁了「左右心室有孔洞相通,好讓肺部的血液交換」這樣一個說法,但卻觸怒了教會而被處死。
同時代的帕多瓦大學教授柯倫波,亦是肯定塞爾維特的發現,甚至還觀察到進出心臟的四條大血管中有瓣膜的存在。
同校的教授維薩琉斯,更是親手進行人體的解剖,並出版《人體的構造》一書,為血液循環的發現打開了一扇大門。
至此,這些走在哈維前頭的前輩們,為心臟與血液循環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最終哈維得以經由實驗一窺全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