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臺灣的居民,不容易體會溫帶地區四季分明的節奏。除非爬上高山,否則植物終年長青,少見楓紅落葉,季節變化不如溫帶地區這麼分明。城市居民對於季節的更迭,就更加不敏感了。究竟為什麼有季節,又為何是劃分成「四季」呢?
想像一下你生活在遠古時代──你不清楚任何現代天文學知識,當然也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不過你對周遭環境很敏銳,能注意到某一日晝夜長度是相等的。從那日過後,白天開始變長(也就是太陽愈來愈早升起、愈來愈晚落下),氣候也逐漸溫暖。身為一位得捕魚打獵養活全家的古代人,這現象真是好消息:你可以出外覓食的時間變長,而危機四伏的夜晚變短了。隨著外面草木萌發、飛禽走獸復甦,食物來源也愈來愈豐富,不愁餓肚子。
在暖和炎熱的天氣中無憂無慮好一陣子,你注意到某日正午時,太陽在天空中爬升到最高的位置,從那一日起,白天長度卻開始變短了。日子一天天過去,慢慢回到晝夜長度相等的情況,可是太陽依然愈來愈晚升起、愈來愈早落下。夜晚開始比白天長,氣候也逐漸變冷,你警覺到好日子不再有,開始儲備糧食。
終於到了夜晚最長的那日,太陽低掠過天空。夜幕降臨,你和家人在黑暗中哆嗦著擠在柴火前取暖。還好,你注意到隔天太陽又開始早一點升起,白天又開始漸漸變長。於是你懷著希望:冬天盡了,春天還會遠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7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