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2月,臺南與高雄交界的美濃地區,發生一場芮氏地震規模6.6的地震,並且在臺南新化地區引發最大震度7級的晃動。因為這樣劇烈的晃動和當地地質條件的特性,導致土壤液化發生,連帶使得好幾棟建築物受損、傾斜、甚至倒塌。一時之間,所有人只要聽到「土壤液化」這四個字,心裡都會有點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家有一天也因為土壤液化而崩壞。
土壤液化是在大地震發生時常常會伴隨出現的地震災害,一旦發生土壤液化,當地建築物就會傾斜甚至倒塌,讓人相當擔心。不過,土壤液化現象的發生除了需要地震造成的劇烈晃動之外,還有其他必要的地質條件。現在就跟著地球偵探一起正確的認識土壤液化,不僅能夠未雨綢繆,避免危險,也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擔心。
認識我們腳下的地層
在我們雙腳所踩的地面之下,多半都是由比較鬆散的土壤、細小砂石,或是比較堅硬的岩塊所組成。土壤或細小砂石都位在最靠近地表的地方,岩塊所在的位置則是比較深,而且每個地方的深度都不大一樣。
雖然鬆散的土壤或細小砂石聽起來很不可靠,不過在愈深的地方,這些土壤和砂石愈會受到上面其他砂石的向下擠壓,而變得更緊密、結實,支撐得住地表上的其他東西。所以在蓋房子之前,建築工人都會先把地表上比較鬆散的土壤挖走,把房子的根基搭建在比較結實的地層上,這就叫做「地基」。要蓋愈高的房子,地基就會挖得愈深。
這些被壓得紮實的地層裡,一顆顆細小的土壤和砂石顆粒彼此靠著摩擦力「卡」在一起。因為這些砂石一顆「卡」一顆,所以可以支撐住上面的地層,甚至是房子,讓房子不會往下陷。即使發生大地震,地層劇烈晃動,這些卡在一起的顆粒也不容易發生太明顯的變化,還是具有足夠的支撐力量。但是,如果顆粒和顆粒之間有很多地下水的話,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6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