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節,在北方完成繁殖的候鳥會開始往南方遷徙度冬。全球總共有八條主要的候鳥遷徙路線,臺灣正好位於其中一條「東亞-澳洲遷徙路線」的中央,而且臺灣的冬天比北方溫暖許多、食物豐富,每年吸引超過200多種遷徙性的鳥類前來度冬,或是做為長途過境的中繼休息、補給站。
對於這些每年遠渡而來的飛羽朋友,你了解多少了呢?
什麼鳥樣?
什麼樣的動物才算是鳥?有人說,鳥就長得一臉鳥樣呀!但你能明確說出「鳥」該是什麼樣嗎?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有喙、沒有牙齒、二隻腳、會生蛋……等。不過,這些特徵可不是鳥專屬的,例如:蝙蝠有翅膀,但牠不是鳥;飛鼠會飛,但牠不是鳥;據最新研究結果恐龍是有羽毛的,但牠也不是鳥,頂多算是鳥的祖先;鴕鳥和企鵝都不會飛,但牠們是鳥。
在生物學的定義上,凡是二隻腳、前肢特化成翅、有羽毛、體溫是恆溫的脊椎動物,都屬於鳥類。不同於一般恆溫動物用毛皮保暖,鳥類靠的是羽毛。羽毛主要可分為飛羽和絨羽,除了保暖外,有些還具備其他功能,如飛行、偽裝、防水、觸覺、消音等。而且飛羽上還有特殊的羽小鉤,可以勾住羽小枝,弄亂、分岔的羽毛只要輕輕一撥,羽小枝就會一根根整齊排好,成為鳥類快速理羽的祕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6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