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鳥兒的鳴叫聲,松鼠能判斷環境是否安全。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自習時間,隔壁班老師不在教室裡,所以吵吵鬧鬧的,但一瞬間突然安靜,探頭一看,原來是訓導主任經過,於是你們班也趕快安靜下來。訓導主任走後,隔壁班再度騷動,你們班也就跟著放鬆下來;但如果訓導主任一直沒離開,則兩個班級都會繼續保持安靜。藉由隔壁班的動靜,你可以判斷出訓導主任究竟走了沒。同種動物之間藉著彼此行為來了解環境狀況,是很常見的舉動,但有些動物卻能藉由觀察不同種動物的行為,來判斷環境的狀況,比如松鼠就能從鳥兒喋喋不休的鳴叫聲中獲得有利的情報!
科學家選擇了在公園和住宅區裡不怕人類的灰松鼠做實驗,在牠們周遭播放錄音,並觀察牠們的行為。錄音中包含燕雀類等鳴禽的叫聲,及一般的環境噪音,另外還有猛禽紅尾鵟的叫聲。紅尾鵟會捕食鳥類、小型哺乳類等動物,因此對松鼠和鳴禽來說,是充滿威脅的存在。在實驗中,當松鼠聽見紅尾鵟和其他鳥類的叫聲同時出現,會提高警戒心,進入戒備狀態,身體站直或僵硬,甚至逃跑;而當紅尾鵟聲音先消失,其他鳥類的聲音又繼續嘰嘰喳喳時,松鼠會判斷紅尾鵟已經確實離開,放下警戒心,開始覓食和休息;如果在紅尾鵟聲音消失後,其他鳥類仍然沒有發出聲音,則松鼠會繼續保持警戒。這項實驗證明,松鼠是藉著聆聽非猛禽的其他鳥類是否正在安心、放鬆的聊天,來確保自己的安危。避免危險和尋找安全的地方是生物的求生本能,而且能推動生物持續演化出更高明、有效的生存方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9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