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極高的伊波拉病毒不斷蔓延,WHO呼籲國際重視。
非洲剛果在去年8月爆發伊波拉病毒的疫情,至今已經造成超過1600人喪命。因疫情持續惡化,以及資金與醫療資源的缺乏,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7月決定將此事件升級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希望喚起國際更多的重視及幫助。
伊波拉病毒的可怕,在於它的致死率很高,平均每10位感染病患當中,有5人喪命。罹患伊波拉病毒的初期症狀像是一般感冒,患者會喉嚨痛、身體痠痛以及發高燒,但是漸漸的,症狀變得嚴重,嘔吐和腹瀉隨之出現,甚至體內開始大量出血。
原本,人體有免疫系統可消滅外來的敵人,但伊波拉病毒首先攻擊的卻正是免疫細胞,因此削減人體的防禦力。除此之外,病毒還會大舉入侵人體重要的器官,像是腎臟和肝臟,導致器官嚴重衰竭。最後,由於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產生過度反應,分泌許多激素,使得血管受損破洞,最終導致患者失血死亡。
過往沒有藥物能有效治療伊波拉病毒,病患只能透過提早就醫,補充電解質和營養來減緩病況惡化,但今年終於開發出藥物,能較有效的降低死亡率;然而,剛果疫情難以控制的另一個原因,是民眾普遍對於疾病不了解,以及對醫療團隊不信任,有人甚至認為伊波拉疫情是虛構的。種種錯誤的資訊都讓疾病的治療更加困難,疫情也因此更加惡化。WHO與其他國際救援組織已開始投入更多的人力與物資,並著手改善民眾對於伊波拉的認知,希望能盡速控制剛果的疫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9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