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VOL:47期

地球的大眼睛 天文望遠鏡

封面故事胡佳伶、企編/郭雅欣

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滿是星星,總能引起我們對天文宇宙的好奇。而為了滿足這個好奇心,人類發明了「天文望遠鏡」,將望遠鏡望向天空,放大天體的細節,讓我們看清楚月亮圓盤上的坑坑洞洞、像是呼拉圈的土星環、繞著木星打轉的四顆衛星;更可以看到肉眼無法看見的天體,例如天王星、海王星或是冥王星等,真令人驚奇!

不過更厲害的是,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大型的望遠鏡,它們跟我們可以隨身攜帶的望遠鏡截然不同,看得更遠,有著更好的解析度,而且結構愈做愈大,有些真的就像巨無霸一樣!
還有些望遠鏡跟你想像的可能不太一樣。例如無線電波、毫米波、次毫米波望遠鏡,長得就像是個淺淺的碟子,還能組合起來發揮更大的效用!更厲害的還有上太空的望遠鏡,像是你常聽到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它所拍攝的影像帶給世人許多驚奇。不僅如此,未來還有許多野心十足且驚人的望遠鏡等著上場!現在就跟著《科學少年》,一窺厲害的天文望遠鏡吧!


認識天文望遠鏡

將眼睛對著天文望遠鏡,感覺遙遠的星星似乎被拉近了,原本因為太遠、太暗而看不清楚的星體,都變得既明亮又清楚。天文望遠鏡能有這麼厲害的魔法,祕密就在內部的鏡子上!

望遠鏡的結構包含了物鏡和目鏡,其中物鏡負責收集光線,將光線聚集到目鏡,再由目鏡負責將光線送入觀察者的眼中。對天文望遠鏡來說,負責集光的物鏡最重要,因為物鏡的鏡片愈大,收集的光線愈多,影像就愈明亮。人類的瞳孔直徑一般只有7公釐左右,物鏡直徑(又稱「口徑」)7公分的望遠鏡,就能收集到比肉眼多100倍的光線,使肉眼看起來很黯淡、甚至根本看不見的天體,也變得能清楚看見了!

口徑大的另一個優點,是影像的解析度變高。試試看,在白紙上畫兩個靠得很近的黑點,然後把紙拿遠一點,是不是會分不太清楚黑點究竟是兩個還是一個呢?口徑愈大的望遠鏡,愈能夠將靠得很近的兩個點分辨清楚。例如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星:開陽,其實是由兩顆靠得很近的星所組成的雙星,但用肉眼很難辨識出來,下次有機會可用天文望遠鏡觀察看看,會看得清楚許多。

相較之下,放大倍率在天文望遠鏡裡不是很重要的功能,因為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可以利用更換目鏡來改變,如果想要把影像放大一點,換個焦距短一點的目鏡就可以囉!但因為物鏡的口徑固定不變,所以收集到的光線和影像解析度並不會改變,因此影像放大反而會變暗、變模糊。


巨無霸望遠鏡

我們一般用的望遠鏡口徑都是以公分計算,但天文學家為了看到更遙遠的天體,所用望遠鏡的口徑動輒8~10公尺,可說是巨無霸等級!不過,這些巨無霸不常露臉,幾乎每個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平時都在建築物內接受保護,不受風吹雨打。這類建築物通常有著圓圓的屋頂,因此稱為「圓頂」。

觀測時,圓頂的頂部會打開,讓望遠鏡露出,收集來自宇宙的光,這些光經過層層反射引導後,再依據觀測需求,用不同的儀器接收並分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8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