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極光史蒂夫
科學新鮮事科學少年編輯部
在緯度比極區較低一點的地方,竟能觀察到這種特殊的極光。
在2016年7月25日的夜晚,加拿大的一位民眾布拉薩在自家附近欣賞極光時,看見了一道紫色的光束。身為極光愛好者的布拉薩,一眼就看出這不是一般的極光,於是將它拍了下來,上傳到一個稱為「極光龍」的網路論壇上。這個論壇其實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資助的科學計畫,藉由論壇成員上傳的極光照片或回報的極光資訊,來探討極光。論壇成員除了極光愛好者,也有許多攝影師,還有天文學家,他們把這道特殊的紫色極光取名為「史蒂夫」(Steve),是由一連串科學名詞的字首組成的縮寫,意思是「強烈的熱輻射速度增加」,不過當初取名的靈感,是來自動畫電影《森林保衛戰》的經典情節。
當天拍攝到史蒂夫的人不只布拉薩,美國的一具天文相機,還有歐洲的一組衛星都拍到了史蒂夫。透過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史蒂夫影像,科學家研判是因為有些溫度較高的離子,以很快的速度在大氣層中流動時,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而產生史蒂夫。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緯度比極區稍微低一點的地方,例如這次發現史蒂夫的地方,就是位在加拿大南部、北緯約50度的里賈納。科學家從1970年代就發現了這種現象,不過2016年才第一次觀察到它會放出肉眼可見的史蒂夫。
史蒂夫的形成原理和一般極光很類似,但一般極光在天空中出現的樣子較像布幕,史蒂夫則較像光柱或光束,另外,一般極光通常可維持好幾小時,史蒂夫則只能維持20分鐘到一小時左右。為什麼會有這些特性,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
另一方面,史蒂夫的研究很仰賴「公民科學家」的幫忙,自從第一次觀察到史蒂夫至今,陸續有許多民眾也將拍到史蒂夫的照片上傳到論壇,讓科學家能從大量的觀察資料中,深入了解史蒂夫。如果你有一天在靠近極區的地方觀察到史蒂夫,不妨將你的照片上傳,成為史蒂夫研究的推手之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8年0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