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主題
VOL:61期

什麼?昆蟲也能吃!

精采主題撰文、攝影/黃仕傑、繪圖/蔡嘉驊 企編/洪文樺、陳雅茜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昆蟲餐當做生意經營,是在泰國的清邁,那已經是快20年前的事了。我原本是要前往泰國的雨林尋找甲蟲,但結果讓人失望透頂。旅程最後一天,我到清邁的傳統市場打轉,發現路旁好多三輪車在賣奇怪的油炸食物,靠近一看,竟然是各種昆蟲。我看得瞠目結舌,旁邊卻不時有人靠近購買。現炸昆蟲的香味讓人口水直流,我忍不住買了一小包綜合昆蟲,裡面有蠶蛹、蟋蟀、竹蟲、蝗蟲。放入口中的瞬間感覺有點奇妙,咀嚼時的酥脆口感卻讓我念念不忘。

我原本以為這種昆蟲小吃是給觀光客嘗鮮獵奇的生意,但之後又造訪泰國幾次,才知道昆蟲是當地非常稀鬆平常的食物。根據研究,泰國的食用昆蟲多達五百種以上,就連吃動物排泄物的糞金龜都是盤中飧,完全顛覆我對吃這件事的觀點。從此之後,我每到任何國家,都會習慣性的向地陪問一下「有沒有在地的昆蟲食物?」

和泰國同樣位在東南亞的寮國,保留許多未開發的森林,國內大多數人也會吃蟲,而且依照地域環境不同,吃的種類也不同。例如在寮國中部,有村子是專門捕捉大型蛾類,剪掉翅膀並洗淨身體的鱗粉後油炸,搭配檸檬葉與胡椒鹽拌炒,在傳統市場與路邊攤都可以買到。雖然口感油膩,但檸檬葉讓昆蟲的氣味提升,是我吃過的昆蟲食物中最讓人回味的。
至於活的昆蟲,也有人吃!我第一次吃活昆蟲是在婆羅洲,是一種稱為「沙古蟲」的「美食」,在東南亞各國都可見到,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傳統市場也有,雖然種類不同,但都是大型象鼻蟲的幼蟲,吃法也雷同,可以串烤也能生食。串烤通常賣給觀光客,原住民和行家才知道要吃活的,但不論哪種吃法,鮮美的口感與嚼勁都讓人難忘!

在昆蟲食物攤位上,還有一般人常誤認為昆蟲的蠍子、蜘蛛、蜈蚣等。其實烤過或油炸過後,吃起來口感很相似,都有酥脆的外殼,而且沒什麼肉,但對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來說,卻是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可以吃蝦,為什麼不能吃昆蟲?

在臺灣,吃昆蟲的想法似乎就比較令人難以接受了。我有次跟好友聚餐,大家點了許多海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鹹酥蝦與鱈場蟹。大快朵頤的同時,我提起食用昆蟲一事,好友紛紛露出驚奇的眼光,直呼昆蟲怎麼吃,不會很髒、吃起來很噁心嗎?吃了可能會生病吧!

這時,我拿起蝦子,剝下頭與殼放到盤中,再將紅白鮮嫩的蝦肉放在一旁,另外拿了一隻鱈場蟹的腳,緩緩抬起頭問大家:有人知道蝦蟹是什麼動物嗎?半晌後只有一人說出「甲殼類」,其他人僅僅點頭示意。

對!一般都認為蝦蟹是甲殼類,但依照分類學,蝦蟹被歸為節肢動物,身體一節一節的,腳也一節一節的,從鱈場蟹的腳就能了解節肢動物的特徵。但這跟吃昆蟲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蝦蟹跟昆蟲是親戚,都是節肢動物,牠們的身體都包覆著外骨骼,只是一個分在甲殼綱,一個分在昆蟲綱;一個大多棲息在水中,一個大多生活在陸地。

仔細想一下,同樣都是節肢動物,為什麼放到食譜上,人們的反應相差這麼大?我想最大的關鍵在於我們成長的歷程與生活教育。在臺灣,蝦蟹被當成食物,昆蟲是大自然的一員,鮮少被當成食物。但在東南亞很多國家,菜市場、路邊攤,甚至是餐廳裡,都有昆蟲食物供人點選,對當地人來說,蝦蟹與昆蟲都是食物,差別在於價格與口感。

說到這邊,有人笑了出來,表示之前在泰國曼谷曾花十塊錢泰幣買了一包炸竹蟲,吃起來味道還滿香的,口感不輸炸溪蝦。現場的朋友也紛紛回憶起自己跟昆蟲食物的關係,原來許多人小時候都吃過,或聽長輩說過,早年臺灣經濟尚未起飛時,也曾在農閒時抓蟲來打牙祭。所以吃蟲並沒那麼恐怖,只是大家沒機會嘗試而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