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5期

鹹鹹的歷史──臺灣鹽博物館

穿越時空的宇宙郭雅欣

天天吃鹽的你,知道這些鹽從哪來的嗎?我們現在吃的鹽大多是苗栗通霄精鹽廠「精製」出來的,或是從澳洲等國家進口的,不過幾十年前,大家吃的鹽都還是用鹹鹹的海水「曬」出來的。把海水裡的鹽曬出來,聽起來很簡單,好像拿海水去曬太陽就搞定了,但其實其中有不少學問,更有不少辛苦的汗水。

臺灣西南部從嘉義、臺南到高雄一帶的沿海地區,曾經有過一段曬鹽史。臺灣本島的鹽業始於清朝,製鹽的方式從一開始的「淋滷曬鹽法」,到大面積的「土盤曬鹽」、「瓦盤曬鹽」,曬鹽曾經是臺灣西南沿海人民的工作重心,一片又一片如棋格般的鹽田、堆積如一座座小雪山的鹽堆,承擔著家家戶戶的生計。

日治時期,為了滿足日本的鹽需求,臺灣的鹽業開始擴張,許多人力工作也逐漸由機械替代。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雖然朝向鹽業機械化持續努力,不過這種產業畢竟耗費過多土地,而且又總是得「看天公伯臉色」,最後還是走向沒落一途。民國64年,通霄精鹽廠成立,先進的科技讓製鹽變得更自動化,不受天候影響的製程使得產量穩定。而鹽田則一個個廢曬,到民國91年,臺灣的最後一個鹽田──七股鹽場中止曬鹽,臺灣的曬鹽史宣告結束。

雖然如今,鹽工們辛勤在鹽田裡曬鹽的場景已經不再,不過這段故事被保存在位於臺南七股的「臺灣鹽博物館」裡,紀念這段鹹鹹的過去。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4年10.1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