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3期

長河淌淌,流金爍爍──黃金博物館

要求正名!我們不是恐龍郭雅欣

寧靜的金瓜石曾有著繁華喧鬧的過去,走進黃金博物館,體驗礦業時代的點滴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金瓜石,因為山型長得像「金瓜」(臺語「南瓜」之意)而得名,因為發現了金礦、開始了淘金熱而帶來了數十年的繁華,也因為礦業的沒落,而回歸小小的平靜村落。
大約三百年前,金瓜石產金礦只是個「傳說」,直到一百多年前,中國清朝的人民在基隆河下游發現砂金,證實了此處有金礦存在,引發一股淘金熱。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引進了當時先進的機械與採礦技術,大量開採金、銀、銅礦,把金瓜石的礦業發展推向巔峰,博得「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之名。直到二戰後,金瓜石的礦業回歸政府管理,並於1970年代逐漸沒落。在最繁榮的時代,金瓜石的居民曾經一度高達八萬人,但隨著礦業的沒落,目前只剩不到兩千人。
儘管金瓜石地底下可能仍蘊藏著豐富的金礦,然而這裡已經從繁榮的礦業聚落,轉型成了具有濃濃懷舊風情的觀光景點。黃金博物園區保存了許多礦業時期留下的珍貴文化資產,其中黃金博物館更是為金瓜石與金礦之間的不解之緣,留下最完美的紀錄與註解。現在,我們就踏入黃金博物館,走進金瓜石的歷史,來一趟「金的」時光旅程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4年6.7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