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水陸交界的障礙──魚石螈
外星地牛也翻身鄭皓文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看起來陸地上的動物要回到水中生活似乎沒那麼簡單;反過來,水裡的動物要登上陸地生活更是困難重重。原因就在於水中和陸地是二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要在這二界之間來去自如,可得先克服許多有形及無形的障礙。舉例來說,水有浮力,動物上岸要先克服支撐體重及如何運動的難題;同時呼吸構造的轉換也是一大挑戰;再來體內的水分如何維持不會散失?代謝廢物如何排出?各種感覺器官如何調整因應水和空氣二種不同的介質?種種的困難,讓我們的祖先在數億年前要從魚類演化登陸時,確實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來克服。
現在陸生的各種脊椎動物,包括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在分類上都統稱為「四足類」,因為牠們都具有成對的前肢與後肢。往前追溯牠們的演化系譜:哺乳類和鳥類分別是從爬蟲類不同的家族演化而來,而爬蟲類是從兩生類演化而來,兩生類則是演化自早期魚類中的肉鰭魚類。這些魚類成對的胸鰭與腹鰭,正是演化出兩生類前肢與後肢的基本藍圖,所以沒錯,我們數億年前的祖先確實是條魚!
演化史上的空白
問題來了,那麼魚類又是何時且如何演化成最早的陸生四足類呢?在2015年4‧5月號〈下巴的鼻祖──盾皮魚〉中曾提到過泥盆紀是各種魚類最興盛的時期,所以稱為魚類時代,而這個時期也正是肉鰭魚類開始突破水陸交界的階段。只是從泥盆紀中晚期到石炭紀早期的這段長達數千萬年時間,科學界一直沒有發現充分而完整的過渡性物種,來完整詮釋魚類演化成早期四足類的歷程,這段演化史上的空白就稱為「羅莫空缺」(Romer's Gap)。換句話說,這又是一個演化上「失落的環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6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