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2期

用光說悄悄話─螢火蟲

用光說悄悄話—螢火蟲翁嘉文

在夜晚發出點點螢光的螢火蟲們,究竟藏了甚麼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繁星閃爍的夜空總是令人著迷不已,惹得偶像劇裡男女主角們不時想摘上幾顆做為取悅對方的禮物;而那些不小心掉落在地表,巴眨巴眨個不停的小星星,不僅喚起長輩們的回憶,也引起年輕一輩的好奇心,撲朔迷離的神祕感,在男女老幼心中都激起了漣漪。沒錯,這難以捉摸的小東西就是螢火蟲!
根據文獻紀載,全球約有2000 多種螢火蟲,分布於極地、紐西蘭以外各處,以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臺灣則約有60 幾種。
在臺灣,曾是長輩們鄉間路上玩伴兒的螢火蟲,由於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的意識抬頭及有心人士的努力復育,終於能繼續點亮小小的夢幻世界。雖然賞螢季大多在春末夏初之際舉辦,但事實上,臺灣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的螢火蟲依序羽化,輪番演出。
除了春夏較常見的黑翅螢、擬紋螢、大端黑螢等;秋季在中低海拔山區也有山窗螢與橙螢,及多出現於水田邊,春秋二季皆可觀賞到的黃緣螢;而神木螢、鋸角雪螢等高山螢則是冬天山林間的主角;如此多樣的生物資源,提供了豐富的賞螢享受。

螢火蟲的生活史
螢火蟲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必須經歷卵、幼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在這四階段的比例也會有所不同。依據螢火蟲幼蟲的生活環境,學者將牠們大致分為陸生型、水生型及半水生型三種。

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卵期不同,也可能受季節和氣溫影響,但一般約1~4 週。若是以卵過冬的種類,則可能長達三個月以上。陸生型螢火蟲會將卵產在石縫或落葉下,半水生型或水生型則會產卵在水邊的濕地或青苔上,而這樣的產卵環境選擇,也意外的讓古人有了「腐草生螢」的想像。
螢火蟲卵多呈圓形或橢圓形,顏色則為乳白色至橙黃色之間。孵化前,卵殼會變得透明,使暗黑色的幼蟲顏色透出,之後幼蟲愈來愈大,像吹氣球般將卵殼撐大、撐薄,最後用上顎把卵殼咬破,爬向下一個階段。
幼蟲
對大部分螢火蟲來說,幼蟲期是最長,也是最積極、主動汲取營養的階段;大部分的幼蟲期為一年,甚至更久。但臺灣窗螢和黃緣螢則只有四到五個月左右。
陸生型螢火蟲的種類最為豐富。白天幼蟲們會躲在落葉下或隱藏在石縫中,等到夜晚便現身於潮濕的植被底層,捕食蝸牛、蛞蝓,甚至蚯蚓等動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4年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