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9期

海綿城市 讓馬路會呼吸

飄洋過海的垃圾訊息郭雅欣

臺灣的氣候潮濕多雨,每到梅雨季、颱風季,總是免不了撐著傘或穿著雨衣上學的日子。下雨天走在路上,你可能有發現雨水都流進了馬路兩旁的排水溝裡,有的時候雨勢太大,排水溝似乎有點負荷不了,路面還會稍微的積水,考驗著你鞋底的防水效果。

這些雨水從馬路兩旁小小的排水溝排走後,會匯集到大排水溝裡,再排入溪流或河流中。如果雨勢太大,河流水位暴漲,排水溝的水非但無法自然排入河裡,還有倒灌的可能,這時就只好關閉閘門,然後利用抽水機把排水溝的水硬抽到河流裡。如果沒有抽水機的幫忙會如何?不要問很可怕……2001年夏天的納莉颱風期間,就是壞了一臺抽水機,造成了身處盆地的臺北市一次極慘烈的大淹水。

淹水其實是城市快速發展下的「副作用」。在那個農田尚未改建成大樓、池塘沒有被填平、馬路還沒鋪設的年代,透水的土壤能將雨水滲透至地底,池塘能將雨水收集起來,其實是不容易淹水的。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道路鋪上了不透水混凝土,從天而降的雨水無路可去,只好往排水溝鑽。

氣候變遷帶來了愈來愈極端的天氣,未來暴雨、強颱可能愈來愈多,儘管我們不斷加蓋一座又一座的抽水站,還是不免擔心處理不了這麼多水量,而且終究治標不治本。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會透水又會呼吸的道路
為了解決城市的治水問題,近幾年開始有人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也就是希望用能透水的道路,讓城市的路面像海綿般,可以吸收、儲存雨水,甚至再次利用。有一種稱為「JW生態工法」(JW取自發明人陳瑞文名字的英文縮寫)的新潮道路工法,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被研發出來的。做法是在鋪設道路時,先在原本的土壤鋪上20~30公分的礫石層,再放上用塑膠做成特殊的立體網格,高度約15公分,接著灌入混凝土,把網格的空隙填滿。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5年6.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