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天災:大地震與海嘯
分子料理大破解周漢強
西元2011年3月11日,一個平凡的星期五下午,在日本東北仙台市東方70公里遠的海床底下,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經過兩分鐘左右的天搖地動,緊接而來的是刺耳的海嘯警報聲響,日本氣象廳估計會有高達6公尺的海嘯。沒想到10分鐘之後,第一波抵達日本東北海岸的海嘯就超過6公尺,後續第二波、第三波更凶猛的海嘯持續襲來,在一個小時之內,最高19公尺(差不多六層樓高)的海嘯淹沒日本東北沿海500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臺北市)以上的面積,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一百萬棟房屋被摧毀,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座核能發電廠。
雖然這已經是四年前的場景了,可是恐怖的災難讓人難以忘懷。很多人一定想問,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恐怖的大地震?又為什麼地震之後會有海嘯?同樣生活在地震帶的我們,該怎麼面對這樣未知的災難?
誰讓地牛翻身了!?
其實大地震的發生原因,就跟我們在2015年2‧3月號〈誰讓火山生氣了!?〉所提到的「板塊運動」有關。地球表面的板塊就像茶葉蛋表面破掉的蛋殼,每一塊都各自往不同的方向在前進,於是在交界的地方,板塊就會互相推擠、拉扯,導致板塊破裂或錯動,引發地震。所以攤開世界各地的地震分布圖就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地震都發生在板塊交界處附近。而且臺灣也和日本一樣,是位在地震相當頻繁的地震帶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15年4.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