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64期

為什麼會心情不好?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台灣黑熊——森林中的V領毛怪科學少年編輯部








繪星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蕭雅文回答如下:

外在環境的刺激或發生的事情,會使我們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感覺,除了反映在我們的表情上,也會影響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像是心跳加快、冒手汗、口乾舌燥、發抖……等,這些感覺的總和,我們通稱為情緒。情緒可分為正向、負向,也有強弱的差別,正向情緒包括快樂,心情不好則屬於負向情緒。

當我們覺得疲累、痛苦,或是感受到時間緊迫,很容易出現負向情緒,例如生氣、焦慮、焦躁或不安,這時候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讓自己放鬆,就能讓情緒回復平穩。如果我們總是擺出一副苦瓜臉,也會影響情緒而無法感到開心,這時候提醒自己「笑一下」,就會感覺比較輕鬆一些。由此可見,生理和表情都會影響情緒。

不只如此,面對同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抱持不同想法,感受也會不一樣。比方說看見條列著滿滿作業的聯絡簿,想著:「啊!我只完成一半,還有好多沒寫……一定寫不完!」用這種想法面對時,肯定會覺得疲憊、無力,厭煩的感覺油然而生;但如果換個念頭:「喔耶,我已經完成一半,剩下一半而已!」會頓時感到充滿希望,而且很有信心可以完成─這就是主觀想法的力量。

情緒看似容易受到外界變化而有所起伏,但我們其實可以透過改善生理狀況、表情和主觀想法,來轉換自己的心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