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64期

新冠快篩行不行?

台灣黑熊——森林中的V領毛怪撰文、企編/盧心潔 繪圖/張睿洋

最近新冠病毒肆虐,新聞中除了報導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也不時提到「快篩」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快篩」就是指快速的篩選檢驗,醫護人員能在採樣後15分鐘至數小時,迅速判斷病原、對症下藥,或採取其他醫療措施,因此最常用在初步診斷、緊急時刻,或是資源有限的醫療機構。

在武漢肺炎爆發前,大家最常聽到的快篩應是「流感快篩」。快篩的優點是可以直接在診所進行,對醫師、病人來說都很方便。如果感冒了且有發燒症狀,醫生會用一根長長的棉棒伸入病人的鼻腔或喉嚨,取出後將棒子浸入盛有化學藥劑的試管中,再用檢驗試紙沾一下,大約15分鐘後,就能從試紙的顏色變化,確認是否得了流感、要不要服用「克流感」,或是轉往大醫院治療。這樣快速的檢驗流程,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因此面對這次來得又急又猛烈的新冠病毒,專家學者都在尋找更好的檢驗方法,以便在第一時間築起防疫高牆。

目前檢查患者是否感染武漢肺炎,多半採用「核酸檢測法」,也就是偵測體內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染力極高,因此醫護人員採樣時必須穿著全套防護裝備,以採檢棒伸入病患的鼻腔或口腔,也會請他咳痰,再將這些檢體送到實驗室。如果病毒已在患者體內大量複製,就能被特殊儀器偵測出來。

如果可以在患者檢體中偵測到病毒基因,幾乎可確定他得到了武漢肺炎,但整個確診過程至少需要四小時,而且採檢時病人容易感到不舒服,可能因鼻子受到刺激而打噴嚏,讓醫護人員暴露於危險中。另外,也不是人人都能把痰咳出來。另一方面,核酸檢測須由專業人士以特殊儀器、在特定檢驗環境進行,數小時至一天才能知道結果,難以因應大量檢驗需求;一旦疫情擴大流行、採驗人數過多,實驗室可能無法負荷,甚至會讓門診大塞車,因此加速篩檢過程,成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重要目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