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期刊
VOL:60期

人類改變毛小孩大腦

AI到底是什麼?科學少年編輯部

不同品種的狗大腦結構不同,這可能是人們造成的。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經過數千年來的馴化,牠們一直為人服務,也因應不同需求,被培育出各式各樣的狗品種,在樣貌、體型和性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狗有各自獨特的本領,有的擅長狩獵,有的能夠放牧,有的適合陪伴人類……這些行為的差異受到大腦調控,而近來,科學家終於針對狗的腦部結構好好研究了一番!

科學家以核磁共振掃描62隻、共33個品種的狗大腦,發現這些狗的腦袋不僅尺寸不同,更重要的是,大腦中各個區域的大小也有所差異。這不是受體型或頭形的影響,而和狗的本領有關,如視線搜尋、氣味搜尋、空間導航、守衛等。比如說,擅長和警察合作的杜賓犬,牠的任務是在找到目標時確實返回並通知警察,因此腦中與獎勵、社交聯繫有關的部位比較發達。有趣的是,62隻被分析的狗都是家犬,而不是工作犬,這顯示大腦的差異不全是由後天訓練改變,很可能是天生遺傳而來。

科學家發現,狗各自的本領似乎天生就寫在大腦特徵裡。除此之外,在狗的演化史中,大腦結構明顯改變的時期多在演化後期,也就是人類開始介入培育的時期,這顯示人類與狗的互動,很可能就是狗大腦結構改變的原因!

這項研究幫助科學家了解,演化過程中狗的行為如何被寫入大腦,未來也許有助於了解人類的學習能力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科學少年》2020年1月 ]